没有号角,没有呼唤,我们提前结束春节,告别亲人,向着心中的任务,向着心中塔的方向,出发了!
谁不想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,老婆孩子热炕头,亲人朋友麻将桌,但是为了“桴地3井”能够如期进行生产,为了夯实十一大队在贵州页岩气市场打下的江山,也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,怀着同样的目的,没有人晚点,没有人颓丧,更没有人缺席,在正月初六这个日子里,我们如约相聚在贵州宽阔镇。
一辆辆大卡车轰隆隆地穿过喜庆热闹的繁华都市,又驶入偏僻的乡村,伴随着刹车的声音,我们到了。在寒风中,如丝般的细雨飘到了我们的肩上,望着寂静的山岗和幽深的山谷,大家沉默了半晌,我看向大伙儿,明显感觉到大家的情绪并不高涨。项目经理半开着玩笑对大家说:“干了几十年,这点艰难,算什么?”大家嘴角努力往上扬了扬。为了能够在这长期下雨的环境中更安全高效地工作,我们把场地的排水系统建设的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,由于地基土层特别松软,我们在基础修建上是费了大力气,在闲聊的时候,大家总会说“今天谁又把锄把给弄断了”“谁谁谁又把铲子铲瘸了”。为了能够尽早完成场地建设,我们主动承担起了场内需要的各种建设工作。
去年我们虽然回家了,但是仍然记挂着依然存放在现场重达130多吨的设备。这天,回到工地,推开院门,掀开雨布,不知是谁喊了一声“老朋友干活了!”,有人说这是日久生情?是的,说一句日久生情也不为过。自从工作以来,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,不是枕边人,也不是膝上子,更不是父母,是这帮看起来冷冰冰的机器。在我们心中,它们不仅是伙伴,更是朋友。随着那声“老朋友”,我看着大伙摸了摸身边的物件,也许在这个时候,心中的惆怅也渐渐被占领了些许吧。当面对这么多大型设备和零星的部件有人可能会茫然、会震撼,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日常。随着发动机的声音轰鸣响起,设备有条不紊地陆续运离,我们也像机器一般再次运转了。
接下来就到了最危险重要的安装环节了。在指挥下,将一根根重达千斤的塔底座树立起来,我们仔细检查每一颗螺丝是否拧紧,擦拭掉设备零件上的泥巴,后面就是将一堆零件,向积木一样,往天上架。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安装检查,终于,我们在情人节这个中午,将高达近30米的塔,在山谷中插入云霄。
那塔身上的绿色,像是在对这遍地枯黄诉说着:“来吧,就让我来为遍地枯黄的寒冬,添上第一抹新生的绿吧!”
天空依然阴雨绵绵,我们在回住宿的路上,一位前辈喃喃自语:“干了半辈子了,这是他树的第四十三座塔了,马上就快退休了,不知道,还能争取再立几座?”说着,他驻足停了下来,我们也随着停了下来,望向在风中静静矗立在那里的塔,新来的两个年轻小伙子不由得掏出手机拍起照,嘴里还说:“以后回去了,要给父母炫耀炫耀”。那一刻我身上虽是脏乱不堪,但脸上却因激动微热。
塔,是前辈们的坚守,是新人们的指引。不管前面建设搬迁有多困难,在它树立起来的那一刻,我们的心,就更加坚定了!